当被问及企业为什么要出海时,大部分的回答是:国内市场太复杂,选择只做海外市场;产品也在中国销售,他们想通过出海扩大整体规模。答案是“在国际市场上卖货”。同时也需要像超店Shoplus这样的出海服务平台。
在这一点上,无论是早做线下外贸,还是线上后做外贸,还是近两年的大部分DTC品牌,本质上都没有多少。巨大差距。当然,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“卖”方式。早期,通过“广交会”等线下展会,出口的产品很多是服装;后来通过阿里、eBay等线上平台,销售的品类越来越多,电子产品一度成为主流;在DTC时代,整体产品质量更高,科技感更强。一个不变的逻辑是:依靠中国有竞争力的供应链。早期的产品质量可能不好,但价格足够低;现在,更复杂和高质量的产品价格更高,但仍具有全球竞争力。
在“卖”阶段出海是初级的全球化/国际化。即便是近两年兴起的DTC品牌,也很少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化公司。初期的表现是只使用海外作为销售渠道;靠流量红利或低价,没有品牌溢价;海外没有真正的办公室,雇佣的外籍员工也很少……“卖货”作为出海的规模,虽然可以理解,但不应该享受资本溢价。在中国做1亿销售额,在海外做1亿,资本给出的估值应该差不多。在相同的财务数据下,很多DTC品牌的估值远高于国内市场,这是不合理的。
出海要想获得比国内市场更高的溢价,必须基于分散风险和嫁接全球资源的能力。为了分散风险,中国企业需要在各个目标市场建立实际运营,资源和合作伙伴必须能够突破母国的限制,在当地市场实现自主经营。联想、海尔、美的、传音等公司已经在海外收入中占比较高,并且长期深耕海外多个市场。根据全球化的阶段,它们是国际化的还是跨国的,但资本市场并没有高估它们。价值。相比之下,近两年获得VC融资的海外公司估值确实高得离谱。尽管近年来遭遇了许多挫折,但华为是中国少数几家登上全球舞台的公司之一。
其渠道、人才、金融、服务、产品开发、文化体系都达到了相当程度的全球化。从设备服务商,华为现在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;全球化不仅仅是扩大规模,更重要的是利用好全球人才、资源和管理,实现企业持续升级。中国作为新兴大国,各产业依然大而不强;尽管它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供应链,但在核心技术、设计和管理方面仍不是全球领先。
出海服务平台,当然可以去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用势差赢得市场。做出海服务平台,更重要的是要上去吸收先进的技术、设计和管理经验,打造出自己的品牌。超店Shoplus可以通过全流程解决方案来实现品牌出海。